跳转到主要内容

导言&序

录制: SEED共共在读书会人:忞青

日期: 2023-11-19 21:13:01

录制文件: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6b925398-771c-4a61-8936-3eec70df7e7e&from=3

密码:NMNb

 

导读部分:直面无意识的人生过程

 

  1. 第一个梦,石洞中的地下神庙,宝座上是一个阴茎,上面有眼睛。——这个梦被荣格看做自己开始“进入大地的秘密”
  2. 选择职业。第一人格生活在现实世界,想学自然科学,第二人格生活在“神的世界”,(我理解就是他自己的内在世界)想学人文科学。这时候他做了一个梦,并根据自己对梦的分析选择了自然科学——学了医
  3. 1906年,认识佛洛依德,两人开始合作。但是两人观点强烈的不一致最终分手。
  4. 1911年,36岁,写成《力比多的转化与象征》。在这本书里他用人类学的方法将各种神话故事(主要是西方神话)放在一起来比较分析。认为存在一种“典型神话”,而这种典型神话就是人类的“原始意象”。荣格把这本书视为自己发现集体无意识的标志。但是“集体无意识”这个属于本身是在后来形成的。这一年,他和佛洛依德的合作失败,开始了自己的“后半生”。——开启“自我分析和实验”,寻找属于自己的“神话”。(一个正式直面无意识的过程)
    1. 一个白鸽的梦。梦里白鸽变成了一个8岁小女孩,“只有午夜的第一个钟头我才能变成人类,因为雄鸽这个时候正忙着跟那12个死者在一起”。这个梦让他相信无意识不仅有很多死掉的内容,还有很多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理解这里的意思是无意识是在生长和发展的,像意识一样
    2. 1913年,发表内倾和外倾的理论,就是今天所谓的i人和e人
    3. 1913年,看到欧洲被战争毁灭的幻象。他的无意识不断的告诉他这些都是真的,都会发生,但是他不愿意也不敢相信,怀疑自己精神分裂了。但是实际上,那个阶段,关于战争的幻象也出现在许多其他的艺术作品之中。
    4. 1914年,一战爆发,他发现自己没疯。

 

  1. 集体实验:自发性幻象技术:自动书写、绘画、清空意识的练习,清醒状态之下激发意象...并且鼓励自己的病人也练习这些技术。他与病人一起直面无意识,共同进行社会实验,希望能够转化自己和周围人的生命。

 

  1. 1916年,看见死者,除了自己之外很多家人和佣人也看见了。《向死者的七次布道》
  2. 1916年,花了第一幅曼陀罗。不断地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个智慧老人的存在,像先知一样,有更高的洞察力——识别出腓利门。也识别出阿尼玛的存在。并且推论女性身上的应该是阿尼姆斯。但是他从来没有找到女性身上存在阿尼姆斯的确定证据。
      1. 阿尼玛:女性,作为男性的自己原始意义上的灵魂,是集体无意识看见的人物
      2. 腓利门:智慧老人。象征更高的洞察力。
    1. 意识到区分幻象中角色和声音的重要性,这个区分对于后来的“个体化”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2. 人格面具的存在,容易误导人们将集体心里中的内容当成个人的心灵内容。
    3. 体验到集体无意识的人,会出现一种“如神一般的状态”——需要整合,否则后果很惨,病人的例子
  3. 1921年,原我的概念,包含自我与无意识部分的理想的巨大整体。关于地球和太阳的比喻。
  4. 吸收完个人无意识,区分出人格面具,克服神一般的状态。荣格认为男性应该整合自己的阿尼玛,女性要整合自己的阿尼姆斯。形成超自然人格,拥有更高级的意志和智慧。
  5. 1923年前后,突然中断了新书的写作。他后来说,那个时间他到底一个中心点,应该去入世了,直面无意识结束,直面现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