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1-领读:海宁
(“真”在“表象”-四根律,“美”在讲艺术时都讨论过了)善:
相对的善/好:
- 一切顺应意志的/恰如我们所愿的(好吃的,好天气,好武器?…)
- 相对性/局限性:(1)对于这一个人是善的〔或好的〕,对于另一个人又可以恰好是相反;(2)基于满足意志需求的(而意志是不会被完全满足的)- ->痛苦之缓解【福报】【轮回】
绝对的善:
- 最高善/至善 - -> 意志之否定 - -> 痛苦之止息 - -> 解脱/【涅槃】
-“恶”完全是一个相反的镜像;“恶人”在至善之人那里也是“慈悲”的对象
- 是“从一种直接的直观的认识出发的。正因为这种认识不是抽象的,所以也是不容转达的,必须由各人自己领悟”
-至善之人:
- “一个人在肯定自己的意志时绝不走向否定在另一个体中显现的意志,——那么,这人就是公道的。”
- “他已由于自己的行为方式表明了他在别人的,对于他只是表象的现象里认出了他自己的本质,即认出了作为自在之物的生命意志;也就是说他在一定程度上,在不为非义,不损害人的程度上,又在别人的现象里发现了自己。”【自他平等- ->自他相换】
- “自觉自愿的公道,它的真正来源是在一定程度上看穿了个体化原理;而不公道的人却是整个儿局限在这个原理中的。”
- “心安理得,是我们在每次无私的行动之后所感到的满足。它的来因是由于无私的行为既是从我们、也在别的现象中直接认出自己的本质自身而产生的,又给我们证验了这种认识:即认识到我们真正的自己不仅是在自己本人中,不仅在这一个别现象中,而且也在一切有生之物中。”
- 爱即同情:“推动这些好心善意去行善布施的,永远只是对于别人的痛苦的认识。而这种痛苦是从自己的痛苦中直接体会到的,和自己的痛苦等同看待的。”( “他在别人身上看到的痛苦几乎和他自己的痛苦一样使他难受”)【大悲心】
-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圣者”们(“以亲身经验现身说法”)的例子
(哭泣):
“(哭)首先是作为别人的痛苦来想象,作为别人的痛苦而予以同情,然而又突然觉察到这直接是自己的痛苦”
“这样说来,哭就是对自己的同情或被回掷到它出发点的同情。因此,哭是以爱的能力、同情的能力和想象力为前提的”
“如果我们不是由于自己的而是由于别人的痛苦所激动,以至于哭,那么,我们哭是因为我们在生动的想象中为痛苦的人设身处地,或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人的命运中看到全人类的命运,从而首先是看到自己的命运;所以,通过老远的绕道总还是为了自己而哭,总还是对我们自己感到同情。”
绝对的善- -> 意志之否定 - -> 解脱/涅槃
“在他眼里的已不再是他本人身上交替起伏的苦和乐,那只有局限于利己主义中的人们才是这样;而是他,因为看穿了个体化原理,对待所有的一切都是同等的关切。他认识到整体大全,体会了这整体的本质而发现这本质永在不断的生灭中,在无意义的冲动中,在内在的矛盾和常住的痛苦中;不管他向哪儿看,他都是看到这受苦的人类,受苦的动物界,和一个在消逝中的世界。但是现在他关心这一切,正如利己主义者只关心他自己本人一样。对于世界既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怎么教他用不停的意志活动来肯定如此这般的生命,由此而更紧密地把自己束缚在这生命上,总是更紧紧地抱住这生命呢?”
“意志从此便背弃生命:生命的享受现在使他战栗,他在这些享受中看到了生命的肯定。〔这时〕这个人便达到了自动克制欲求与世无争的状态,达到了真正无所为和完全无意志的状态。”
“在他〔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厌恶他自己这现象所表现的本质,厌恶生命意志,厌恶被认作充满烦恼的这世界的核心和本质。”【出离心】
“我们的愿望从人世间赢得的任何满足都只是和〔人们给乞丐的〕施舍一样,〔只能〕维持他今天不死以使他明天又重新挨饿。而清心寡欲则相反,就好比是继承了的田产,使这田产的主人永远免除了〔生活上的〕一切忧虑。”【轮回/涅槃】
“生命意志之否定,亦即人们称为彻底的清心寡欲或神圣性的东西,经常总是从意志的清静剂中产生的;而这清静剂就是对于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的认识。〔至于〕这种矛盾和虚无,则是在一切有生之物的痛苦中表现出来的。”
“意志的现象却是一种在幻灭中的存在,是一种永远空无所有,永不遂意的挣扎努力,是上述充满痛苦的世界;而所有一切人都无可挽回地以同一方式属于这一世界。”【轮回】
“一切真正的、纯洁的仁爱,甚至于一切自发的公道则相反,都是从看穿个体化原理而产生的。个体化原理的看穿如果发挥充分的力量就会导致完整的神圣性和解脱;而神圣和解脱的现象就是上述清心寡欲无企无求的境界,是和清心寡欲相随伴而不可动摇的安宁,是寂灭中的极乐。”【涅槃】
(自杀)vs 意志之否定
“再没有什么还比真正取消意志的个别现象——自杀——更有别于这生命意志之否定的了。自杀离意志的否定还远着,它是强烈肯定意志的一种现象。原来〔意志之〕否定的本质不在于人们对痛苦深恶痛绝,而是在于对生活的享乐深恶痛绝。自杀者要生命,他只是对那些轮到他头上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所以他并没有放弃生命意志,而只是在他毁灭个别现象时放弃了生命。”
“正是因为自杀者不能中止欲求,所以他停止活下去;而意志在这里就正是以取消它的现象来肯定自己”
“如果已经有了生命意志,那么,生命意志作为形而上唯一的东西,作为自在之物,就没有一种暴力能够打破它,暴力只能消灭生命意志在此时此地的现象。”
“因此得救的唯一途径就是意志无阻碍地显现出来,以便它在这显现出来的现象中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本质。唯有借助于这认识,意志才能取消它自己”
自由意志
“在这种意义上说,关于意志自由即这一古老的,常被反驳又常被坚持的哲理也就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了,而教会里关于天惠之功和再生的信条也不是没有意思和意义的了。”
“原来基督教的神秘主义者所谓的天惠之功和再生在我们看来只是意志自由唯一直接的表现。只有意志获得它本质自身的认识,又由这认识获得一种清静剂而恰是由此摆脱了动机的效力,才会出现意志的自由。”
“因为意志的自我取消,如我们已看到的,是从认识出发的;而一切认识和理解按其原意都是不随人意为转移的,所以欲求的否定,亦即进入自由,也不能按预定意图强求而得,而是从人〔心〕中的认识对欲求的最内在关系产生的,所以是突然地犹如从外飞来的。正是因此,所以教会称之为天惠之功。可是教会认为这仍有赖于天惠的接受,那么清静剂起作用仍然还是意志的一种自由活动。因为随这种天惠之功之后,人的全部本质压根儿变了,反过来了,以致他不再要前此那么激烈追求过的一切了,也就是犹如真有一个新人替换了那个旧人似的;而天惠之功的这一后果,教会就称之为再生。”
无
“我们〔不应该〕怕它(无)如同孩子怕黑暗一样;我们应该驱除我们对于无所有的那种阴森森的印象,而不是回避它,如印度人那样用神话和意义空洞的字句,例如归于梵天,或佛教徒那样以进入涅槃来回避它。我们却是坦率地承认: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