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45节~52节

领读人:小明
日期:2025-06-15 21:35:54
录制文件:https://meeting.tencent.com/crm/2Ge3Q9xya5
访问密码:C9TA

 

绘画/雕塑的题材:美,优雅,性格

人和动物的美:人具有性格(个性) ,动物具有种属的性格

基本排序原则:表现中包含的意欲越丰富,就越高级

雕塑:

人的美是一个客观用语,所表示的是意欲在其可被认知的最高一级的最完美的客体化;艺术家是因为认识到自身最完美的客体化,才能描绘出超出自己看到的人体的美;文学作品也只能通过同样的一种对典型性格的预感和预期创作出来;

美是意欲的客体化,且是静止的;对植物来说,形态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意欲;动物和人则需要时间来完全暴露自身的意欲;优雅是恰好暴露了完整的客体化的意欲;

"喉咙堵着声音“的拉奥孔雕塑:

image.png

雕塑是表现人体自身的,所以衣服只是点缀;只有平庸丑陋的人才需要衣服来点缀;

 

绘画:

性格不是单纯通过形体让我们认识,还通过其他各种行为,通过造成和伴随这些行为的认知和欲求的变体,后者在脸部表情和动作手势上可以看出来;绘画将单个之物提升为种属的概念,即使是表现特定历史事件的作品,也需要有直观上的美。这里性格应该指的就是场景(scene),人和人/环境之间有交互。没有事件的画作,直接表现至高智慧的

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

image.png

 

艺术的客体对象:对其认识必须先于艺术家的作品;时代 vs 普世精神;艺术只有天才才能领悟;后世的赞誉是通过牺牲当下的赞誉来的,反之亦然;

寓言画:寓言需要有直观的联想,如果只是偶然的约定,称为象征,与艺术无关,反而干扰直观;但在文字艺术中,读者可以从寓意达到直观,从而理解抽象的直观:关于睡眠,塞万提斯说,那就是一件覆盖了整个人的大衣

 

文字:

文学艺术的目的也是要接近直观:荷马用很多的描述限定主语;如何认识人(们)的本质?历史学里虚假的东西多于真实,文学家的范本是半先验的,清晰和纯粹地描述了理念;传记是一个好的作品载体;

歌谣善于表达人的理念,主体的心境传给了环境,环境又反射给了主体心境(移情,触景生情)eg: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vs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悲剧:文学艺术的巅峰,其目的是表现出生活可怕的一面;意欲是同一个,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客体化),意欲互相斗争撕咬,最终认知得到了纯净和升华,从而放弃了生存意欲或者其他意欲;

 

音乐(古典音乐)

音乐是数字的规则,无意识的数字练习;音乐超过了理念,全然独立于现象世界->这个世界除了现象就是意欲->音乐是意欲本事的写照;各种不同的音阶代表不同级别的意欲;曲调(和弦进行)->人的深思熟虑的生活和追求;音乐唯独在时间中,是完全排除掉空间的,也不受因果认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