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 所谓的父权制指的是什么?(3-4节)
领读人: Echo晓雯
日期: 2024-12-29 21:00
录制文件:https://meeting.tencent.com/crm/Kwm8M7m3a5
密码:NL1K
第三节. 为什么是父权制?
-
本质主义——父权制源于事物的自然秩序,“因为男人就是男人”——既然构成本质的是普遍而不可避免的性质,父权制便是长期以来唯一的体制;
-
本质主义*进化论——父权制的存在没有其他的选择; VS 寻找有其他体制存在的可能性——母系社会、女性为主的社会曾经存在;
-
对于女性的压迫并不是父权制的重点,控制与恐惧的动态关系是驱动父权制的核心力量,鼓励男性的恐惧,对于其他男性的恐惧,强化男性关于“真男人”的身份。
“控制总是处于消失或瓦解的边缘; 权力并不是坚固的,所有的权力都不稳定;从来不存在权力,只存在对权力的追逐。。。。”
“男人越是一心想控制,爱人就越会从拥有感情、思想、意志和灵魂的完整的人,退化成强化男子气概和缓解焦虑的机器。”
-
驱动父权制控制和恐惧循环的更多是男性,而非与女性有关。男性更希望获得来自其他男性的男子气概肯定,而非来自女性。 (“鸡鸡量尺”的故事:男人相互竞争,同时也相互结盟,既有所失去,也有所收获。)
-
女性在父权制之中扮演什么角色? ——是父权制之下男性要控制的对象,但控制女性并不是父权制的重点,也并不是驱动引擎。
-
-
异性恋男性被鼓励将女性当做成功的勋章; 娶了一个貌美的女人VS娶了一个经济上成功的妻子;
-
(对于男同性恋的男性暴力:因为同性恋者并不这样利用女性,他们的性取向挑战的不是异性恋本身,而是围绕着父权制的异性恋中控制和支配的关键角色建立的男性团结。 )
-
-
女性支持了男性和女性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样的观点,因为这给了男性清晰而明确的男性气质的跑马场,他们在此之上相互竞争,追求控制权。
-
女人的位置是支持男人全都独立自主的父权主义幻觉。(在家庭场景中,人们大多认为女性需要依靠男性,尤其是当女性没有工作的时候的,但其实男性也依赖女性给予情感支持、家务中实际的支持等——男性总是自以为”我在养家“)
-
女性的作用的第四个方面是帮助某些男性控制他们因被其他男性控制而产生的怨恨,这样它就不会压到对于父权制至关重要的男性团结。(简单来说就是男性在其他男性那里受挫的怒气和挫败感,会通过向女性发泄来获得相对的优越感,以不至于对父权制产生质疑)
-
-
厌女: 从古代的观念,历史演变过程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扭曲(女医者变成女巫),到色情作品,到日常生活中的用词,对男性的贬低是娘娘腔、婆婆妈妈等,对女性的贬低依然是说她作为一个女人,贱女人、婊子、淫妇等,而这些词曾经是中性的、正面的。
-
-
厌女起源于一个将女性作为一种补偿形式向男性奉上的体制。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拥有的特质——共情和同情,脆弱和乐于建立连接,关爱和照顾,体贴和怜悯,情感关注和表达,这些是被排除男性的生活的,因为男性在控制和恐惧的循环之中;——结果,父权制形态一面贬低与女性有关的人类品质,一面又让男性因为女性能够将这些品质纳入他们的生活而嫉妒和憎恶女性。
-
厌女也是男性对于女性所受压迫的一种负罪感的体现。
-
-
工业资本主义创造的新父权制: 男权制,男性支配甚于父亲支配。因为工业经济使得经济生产的核心不再是家庭,权力围绕着金钱,而不再产生”金钱“价值的家庭劳动更加被贬值和边缘化。在新父权制社会中,财务、权力、尊重和声望是在新世界中被分配的。
-
探究父权制是如何形成的? 母系社会和从母居社会构建的组织形态与父权制的不同
第四节. 意识形态、迷思与魔术
-
强调父权制当中的”性别问题“, 性 与 性别的区别; 性是生物学上的男性和女性有关的事物;性别是和语法结构有关。
-
女性的野性——父权制对于女性野性的压制更为显著,女人需要保持性感,退去体毛,发怒和狂暴是不得体之举。 ——哪像个女孩子、哪像个男孩子; ”我们越看重性别在构建我们是谁的感知上的重要性,就越可能感到焦虑。“
-
按照规定好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行事,是父权制的核心。他们帮助控制了对父权制的潜在威胁,控制着男性和其他男性的竞争,使压迫看起来是日常生活的平常组成部分。
-
在父权制之下,维持性别秩序的重要性—— LGBT群体被视为是扰乱性别秩序的群体,也成为父权制被压迫的对象。
留到下一次的问题:
-
父权制经历过这么多社会发展迭代,是否是最”高级“或者最有”竞争力“的社会形式?
-
在讨论父权制时,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立场,在保持对于这个角色立场的清醒认知基础上,我们来共同讨论父权制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