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1-C05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今日录屏:https://pan.baidu.com/s/1DkzbGtlVNj2Uh-kOVVtYXg

提取码:d3zg

 

1.劳动过程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劳动力的卖者也就由此在现实上成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成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过在可能性上是工人。为了把自己的劳动表现在商品中,他必须首先把它表现在使用价值中,表现在能满足某种需要的物中。因此,资本家要工人制造的是某种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一定的物品。虽然使用价值或财物的生产是为了资本家,并且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改变这种生产的一般性质。所以,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每一种特定的社会的形式来加以考察。

我们来试着理一下逻辑,使用劳动力就是劳动 >> 劳动者需要劳动力凝结到了商品中 >> 否则就不是工人 >> 因此资本家要的是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 虽然 是为了资本家, 虽然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但这并不改变生产的一般性质 (什么性质?) >>所以 劳动过程 要撇开特定的社会形势来看…

因为: 劳动者需要将劳动力凝结到商品中 所以:劳动过程要抛开社会形势来看.

虽然: 劳动过程是为了资本家 虽然: 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 但是: 并不改变生产的一般性质.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说的是蜜蜂把建房图纸存在DNA里,人把建房图纸存在脑子里.

“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

看完这段我就能感觉到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那种精神头是从哪儿来的了.一位绝不能犯错的“伟大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历历在目.

劳动过程: 有目的劳动本身 | 劳动对象 |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大自然给的 >> 经过之前的劳动加工 >> 变成原料

劳动资料: 就是劳动工具, 劳动工具很重要 (原文东拉西扯一大堆,对表达这个观点没有半点帮助)

劳动对象 + 劳动资料 属于: 生产资料

原料: 原料可以构成产品的主要实体,也可以只是作为辅助材料参加产品的形成

在同一劳动过程中,同一产品可以既充当劳动资料,又充当原料。

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

除了采矿,其他劳动对象都是原料,有前人留下的痕迹.

原料又可以是劳动资料…

以上是我总结后的重点...

这里名词众多比如: 原料? 生产资料 啥区别? 跟劳动对象啥区别?

为啥这么分? 有啥好处? 对于认识这个世界更透彻了?还是更晕乎了?除了方便您绕小弟我以外?

紧接着一段就在说: 生产资料 | 劳动对象 | 原料 … 都会有损耗 (很像一句正确的废话)

请允许我模仿一段儿,读这段儿的感觉:

你看窗外的叶子,长出来了,它为什么会长出来呢?因为天气变了。天气变了就会长叶子嘛?不,你要全面的看,秋天它还掉叶子呢。那秋天为什么掉了呢?还是因为我刚刚提到的天气变了。 但你看秋天叶子真的是掉了嘛?从树的角度看叶子确实是掉了,但从土壤的角度来看,那叶子是来了,土壤要变肥沃了。跟树的角度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反。 当然这里要注意,不是说所有的土壤都是叶子变成的,有可能是之前的树老了腐烂掉了变成了土壤也可能是别的。 但落叶会变成土壤的,这都是因为天气发生变化了。 我这里可不光是说的叶子的问题,我们要抓住的,是一个更广义上的 变化 这样我们才更接近真理。

后面一整段想说的就是:生产商品需要 劳动 + 原材料,结合变成个新东西。(一句平淡无奇的废话)

重要的是,要是有人直接说这个,你有可能记住吗?不可能,于是咱马大爷是谁啊? 那肯定能让你记住.于是他先跟你讲叶子论,东拉西扯,设置了种种错综复杂的词汇关系和理解上的苦难。

再告诉你这个结论 我天哪叫一个得来不易,印象深刻,答案就仿佛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一样了。你恨不得马上去把你刚知道知识拿来告诉别人去。

但我要怎么告诉我的朋友呢?绕呗,再跟着我走一趟呗,咱们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 以上都是我浅薄的愚见,肯定不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2.价值增殖过程

我们把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

  1. 要算出商品价值 需要知道产品中的劳动按照: 一般价值规律 40磅棉纱的价值=40磅棉花的价值+1个纱锭的价值

然后马大爷绕了半天, 给了个劳动力成本价: 10磅棉纱=15先令

“我们的资本家愣住了。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预付的价值没有增殖,没有产生剩余价值,因此,货币没有转化为资本”

看完我也愣住了,绕了半天就说个这? 棉纱价格 = 棉花+纺纱锤 + 人工制作 (成本价格)

马大爷肯定没听过 麦克斯韦妖的事 也不知道熵的概念 (毕竟时代不同)

image.png

上面这段很有煽动性的话, 写的尤其的好,简直就是Ponzi lie (不是 punchline哈)

后面大概就是讲工人阶级是怎么被剥削的:

image.png

用Chat-gpt4 做了个小对比, 感觉更有创意的那个版本可能更适合读书总结?

但我个人看完这一段的总结是:

你被剥削了, 半天的工资干了一天的活儿,都怪黑心的资本家.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终极戏法儿(基本特征和规律)

但是怎么衡量工作量和工资的关系是多少,他没说...(看完你会很顺利的感觉,自己一天干多少工作都是被剥削了半天的工资,而且这事儿就怪资本家)

而且第二段马大爷是在用10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绕我…我跟着绕完出来后并没有看出来跟表达上面的这个主题有啥帮助.

于是借此机会,我愿意向大家隆重推荐一下一款训练你快速运算能力的游戏,坐火车和闲的没事儿的时候可以玩一玩,有助于你保持童心和给手机耗电

image.png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作为本章的总结,我显然没有看懂这一章的深意.

然后是备注部分

并没有什么可讲的….

然后是Chat-GPT帮我总结的知识点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BTW...

不像前面几章的书友,会觉得不知道 他为什么这样写或者在讲的是什么?
我觉得我非常知道他在讲什么…

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感觉自己非常明白他在干嘛…

毕竟没有GCD就没有XZG | 只有GCD才能旧ZG

虽然答案不再风中, 但想推荐一下 “植物椿” 的一个作品 《大唐 Gang》

里面有句唐僧唱的歌词是这样的: 把妖精搞疯, 大腮🍐(拳头)再捣懵
或者就是 洪晃大姐的那段儿“国男锐评”也可以.

类似的还有:

明朝?有段时间出考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枉 问: 子为什么说: 思则枉 ?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我搞错了) 欢迎指正,定会虚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