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1-C2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核心探讨的: 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

1. 资本构成不变的情况,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资本的价值构成——价值方面:

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你拿到的工资)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方面来讲:

资本=生产资料+活的劳动力

资本构成=生产资料/劳动量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 资本的增长包含它的可变组成部分,即转变为劳动力的组成部分的增长。 资本增长得越快,对劳动的需要和工人的生存基金也会增长得越快。


亚当斯密的学生弗·莫·伊登爵士揭示的工人与资本的从属关系: 安适和宽松的从属关系

在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部分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

但工人的消费基金增加,本身并不会达到威胁制度本身的程度。

即使完全撇开工资提高而劳动价格同时下降等情况不说,工资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酬劳动量的减少,这种减少永远也不会达到威胁制度本身的程度。

没有理解,为何工资提高和劳动价格同时下降会发生? 如何理解?


资本和工人的关系: 积累量是自变量,工资量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的。


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2.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可变资本是在相对减少的

引起工资提高的是积累的不断增长和它的增长速度。


新概念——社会劳动生产率——在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之后,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就会成为积累最强有力的杠杆。

a. 什么是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相对量。

(比如机器的引入)

只要生产资料的量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这就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b. 什么是资本的积累?

资本技术构成上: 资本的积累是 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

资本价值构成上: 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

如一笔资本,从开始的50%不变+50%劳动力可变,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会变为: 80%不变+20%的劳动力可变。


但: 规模扩大需要投入的资本在不断地成倍增加。

资本积累的特征: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资料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积聚的增进,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
  2. 社会资本固定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部分,分在许多资本家身上,他们作为独立和相互竞争的商品生产者彼此对立着。


——资本的积聚是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削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家转化为少数大资本家。

c. 资本集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

竞争和信用

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同相互竞争的资本的多少成正比,同相互竞争的资本的大小成反比。

信用:将分散在社会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或者联合的资本家手中。如信贷、债务体系、债券等金融工具。


集中的途径:吞并、建立股份公司

3. 相对过剩的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对于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 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递减。


如何理解?

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这句话暗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即资本家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不断地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并提高生产效率,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然而,这种生产扩张和效率提高也导致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即市场上有更多的劳动力供应而需求不足以满足这些劳动力的就业需要。这些过剩的工人可能会导致工资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性和社会的稳定性。

换句话说,当资本家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他们会通过技术进步和生产扩张来增加产出,并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然而,这种生产扩张也会导致劳动力过剩,因为资本家通过自动化等方式来替代部分工人,从而导致工人人数相对于市场需求过剩。这种过剩的劳动力可能会导致工资下降、就业机会减少、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对资本主义来说,人口的自然增长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劳动力数量是绝对不够的。为了能够自由地活动,它需要有一支不以这种自然限制为转移的产业后备军。 ——如何理解? 过剩的劳动人口是资本主义的刻意为之,为的是为资本的增减留有空间?


横截面分析)每一个资本家的绝对利益在于,从较少的工人身上而不是同样低廉或甚至更为低廉的花费从较多的工人身上榨取一定量的劳动。

为什么是较少的人身上,而不是更多的人身上?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劳动力的发展既是积累的原因,又是积累的结果。
  • 从时间序列上去分析)资本家越来越用不大熟练的工人排挤较为熟练的工人,用未成熟的劳动力排挤成熟的劳动力,用女劳动力排挤男劳动力,用少年或儿童劳动力排挤成年劳动力,这样他们就用同样多的资本价值买到更多的劳动力。


现代工业具有十年一次的周期,每次周期又有各个周期性的阶段,而且这些阶段在积累的进程中被越来越频繁地相继发生的不规则的波动所打断。

为什么十年一次?——朱格拉周期

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是指经济周期中的一种短期波动,通常持续7到11年。这个周期是以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特·朱格拉(Clement Juglar)的名字命名的。

朱格拉周期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周期中的一种中期波动,其波动周期通常较为稳定。在一个朱格拉周期中,经济会经历一个繁荣期、一个衰退期和一个复苏期,然后又回到一个新的繁荣期。

繁荣期通常是由投资增加和消费增加推动的,企业利润增加,就业率上升。衰退期通常是由投资减少和消费减少导致的,企业利润下降,就业率下降。复苏期是指经济开始重新增长,投资和消费逐渐恢复增长,企业利润和就业率开始上升。

朱格拉周期的出现是由于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如投资、消费、货币等的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它通常是由内部经济因素所驱动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所驱动的。朱格拉周期的研究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供求规律:调节工资的一般变动或调节工人阶级即总劳动力和社会总资本之间的关系的规律。 相对过剩的人口是劳动供求规律借以运动的背景。

4. 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停滞的形式。

流动的形式:

在工厂中,少年期一过之后就会被解雇。 ——资本对于劳动的需求和大量劳动力流浪街头的矛盾现状。——鼓励早婚和剥削工人子女

潜在的形式:

农业劳动被挤占,潜在的过剩劳动不断流向城市。

停滞的形式:就业的极不规则。

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有三类人: 有劳动能力的人、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抗性是社会财富的普遍自然规律——资本积累的同时有着相适应的贫困的积累。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