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
9月12日第五期读书会
共读内容:第三章第十四节至第十八节( 世界之为世界的概念和A阶段分析)
时间:9月12日晚20:30-22:00
领读人:晓雯; 记录人:山羊
主要内容:
第十四节
一般世界之为世界的概念:
世界之内的存在着是物, 分为:自然物+有价值的物;
- 有价值的物是依托自然物的;
- 自然物存在的性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这种存在的性质是实体性。
“世界”现象的边际在哪里? 以此引出系列问题:
- 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 世界是不是此在存在的一种性质?
- 如果世界是主观的,那是否还存在一个你我都在其中的“共同的世界”呢?
... ...
最终推导出了“一般世界职位世界”的概念: 我们说的世界不是指共同的世界,也不是指主观的世界,而是一般世界之为世界。
- 世界是存在者层次上的概念,只能够现成存在于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的总体;
- 世界起存在论术语的作用,也就是世界可以成为总是包括形形色色的存在者在内的一个范围的名称;
- 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实际上的此在作为此在“生活”“在其中”的东西;
- 世界在自身中包含有一般的世界之为世界的先天性。
因此,”世界的“这一说法是指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而绝对不是指世界“之内”的现成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自然和世界的关系:
- 自然是可能处在世界之内的存在者的存在之基线状况。
- 自然作为世界之内照面的某些特定存在者的诸存在结构在范畴上的总和,决不能使世界之为世界得到理解。
世界的空间性:
日常此在最切近的就是“周围世界”,周围有空间性的意思,但组成了周围世界的“周遭”没有空间意义。世界是周围世界的广延物。
分析的三个阶段:
A : 对周围世界之为周围世界以及对一般世界之为世界进行分析;
B:同笛卡尔对世界的阐释相对照,崭露出世界之为世界的分析;
C:周围世界的周围性与此在的空间性。
第十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