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02 交换过程
本周读书会录屏: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ilnoVvsYGpFknA9lFFrhg
提取码:05sw
- 商品不能自己交换——体现占有者的意志——必须承认对方是私有者(经济关系的意志)——人只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Q:最后这个破折号的逻辑,直接成立吗?A:“人的角色”
- 商品对占有者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对交换者有使用价值。——能交换:有价值。
“对每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每个别的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因而他的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但因为一切商品占有者都这样做,所以没有一个商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商品也就不具有使它们作为价值彼此等同、作为价值量互相比较的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因此,它们并不是作为商品,而只是作为产品或使用价值彼此对立着。”
只有使他们的商品同任何另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才能使他们的商品作为价值,从而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即能交换)
- 只有社会的行动才能使一个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个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个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个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独特的社会职能。这个商品就成为货币。(=交换)
- 在交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劳动产品事实上彼此等同,从而事实上转化为商品。交换的扩大和加深的历史过程,使商品本性中潜伏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发展起来。Q:这个“事实上”具体指的是什么?——A: 经济意义上等同,达成了以下等式:x量 A = y量 B.
- 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 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
- 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使用物品可能成为交换价值的第一步。(= 上述第2点)
- ……这种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在原始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 上述第1点)
- ……交换的不断重复使交换成为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 上述第3点)
- 一方面,它们的使用价值同它们的交换价值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它们互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是由它们的生产本身决定的。(=生产所耗费的平均劳动时间)
- 在直接的产品交换中,每个商品对于它的占有者直接就是交换手段,对于它的非占有者直接就是等价物,不过它要对于后者是使用价值。因此,交换物还没有取得同它本身的使用价值或交换者的个人需要相独立的价值形式。随着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这种形式就越来越成为必要的了。(= 上述第3点)
- 不同商品占有者的不同商品在它们的交易中,不和同一个第三种商品相交换,并作为价值和它相比较,商品占有者拿自己的物品同其他种种物品相交换、相比较的交易就决不会发生。这第三个商品由于成为其他不同商品的等价物,就直接取得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这种一般等价形式同引起这个形式的瞬息间的社会接触一起产生和消失。这种形式交替地、暂时地由这个或那个商品承担。但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这种形式就只是固定在某些特殊种类的商品上,或者说结晶为货币形式。(= 上述第3点)
- 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已为金银的自然属性适于担任货币的职能而得到证明。Q:Why 贵金属? ——A:
- 因为价值量的差别纯粹是量的差别,所以货币商品必须只能有纯粹量的差别,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意分割,又能够随意把它的各部分合并起来。金和银就天然具有这种属性。
- 至此我们只知道货币的一种职能:它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 对于交换过程使之转化为货币的那个商品,交换过程给予它的,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它的独特的价值形式。(至此,我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接下来——)
- 即使我们知道金是货币,因而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我们并不因此就知道例如10磅金的价值是多少。货币同任何商品一样,只能相对地通过别的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量。它本身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并且是通过任何另一个凝结着同样多劳动时间的商品的量表现出来的。(Q:啊?另外这一点和上一点不冲突吗?)
- 金的相对价值量是在金的产地通过直接的物物交换确定的。当它作为货币进入流通时,它的价值已经是既定的了。(Q:这个解释不是很有说服力……吧……)
- x量商品A=y量商品B这个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中,就已经存在一种假象,似乎表现另一物的价值量的物不通过这种关系就具有自己的等价形式,似乎这种形式是天然的社会属性。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相反,似乎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其他商品才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中介运动在它本身的结果中消失了……金和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货币的魔术就是由此而来的。(Q:这里作为分界线,前一半和后一半有什么关系呢?)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
商品首先做为“价值”来实现,然后才能作为“使用价值”实现;但在作为价值实现(交换)以前,又必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
——耗费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 ——而且这种有用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到证明。
关于“交换”
个人的过程: 让渡自己的商品,获取另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社会的过程: 希望获取一个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而不管自己的商品是否对于别人有使用价值。
同一个过程只能是上述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