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问题汇总
C08 问题汇总
- 5 是素数:
= 不存在数 𝑎 和 𝑏,它们都大于 1,使得 5 等于 𝑎 乘以 𝑏
= 不存在数 𝑎 和 𝑏,使得 5 等于 𝑎 加上 2,再乘以 𝑏 加上2( 𝑎 和 𝑏 被限定只能取自然数值)
Q:这里加个2多此一举是为什么?
A:为了保证大于1,因为a+1 有可能=1 但只要是 a+2 就一定>1了
𝑏 加上 2:(𝑏 + 𝑆𝑆0) —— 𝑆𝑆𝑏
∼∃𝑏: ∃𝑐: 𝑆𝑆𝑆𝑆𝑆0 = (𝑆𝑆𝑏 ⋅ 𝑆𝑆𝑐)
𝑑 加 𝑒 加 1 是素数,而不说 5:
用串 (𝑑 + 𝑆𝑒) 来替换代表 5 的那个数字,得到——
∼∃𝑏: ∃𝑐: (𝑑 + 𝑆𝑒) = (𝑆𝑆𝑏 ⋅ 𝑆𝑆𝑐) 开公式
存在⼀个数,它大于 𝑑,并且它是素数:
∃𝑒: ∼∃𝑏: ∃𝑐: (𝑑 + 𝑆𝑒) = (𝑆𝑆𝑏 ⋅ 𝑆𝑆𝑐) 断言
在变元 𝑑 上进行全称性的量化:
∀𝑑: ∃𝑒: ∼∃𝑏: ∃𝑐: (𝑑 + 𝑆𝑒) = (𝑆𝑆𝑏 ⋅ 𝑆𝑆𝑐)
Q:翻译为“存在有无穷多个素数”?
A:对于任意一个数d来说,都存在一个数Se,使得他们的和「d+Se」不等于 任何2个大于1的数之乘积 「𝑆𝑆𝑏 ⋅ 𝑆𝑆𝑐」
- 不同的自然数有不同的后继。 ∀𝑏: ∼∃𝑐: ⟨∼𝑏=𝑐 → 𝑆𝑏 = 𝑆𝑐⟩
- 我写的是 ∀d: ∼∃e: ⟨𝑆(d+Se) = 𝑆d⟩ 因为~b好像不太好理解?而且不应该有推导即 「→ 」符号。因为没有「如果... 那么...」的句式。
- Q:皮亚诺公设是啥?
A:我理解是文字版本的这套TNT 形式系统,或者说这套数论系统在「童话故事」里的一个同构?目的是让你更注意这个构建规则和构建出来的结构,而不是定理里面的内容(个人理解有可能理解是错的,不是那么肯定Dia_an)
From维基百科对于皮亚诺公理的解释
皮亚诺公理(英语:Peano axioms;意大利语:Assiomi di Peano),也称皮亚诺公设,是意大利数学家朱塞佩·皮亚诺提出的关于自然数的五条公理系统。根据这五条公理可以建立起一阶算术系统,也称皮亚诺算术系统。[1]
皮亚诺的这五条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叙述如下:
- 0是自然数;
- 每一个确定的自然数a,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a' ,a' 也是自然数;
- 对于每个自然数b、c,b=c当且仅当b的后继数=c的后继数;
- 0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
- 任意关于自然数的命题,如果证明:它对自然数0是真的,且假定它对自然数a为真时,可以证明对a' 也真。那么,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真。
其中,一个数的后继数指紧接在这个数后面的数,例如,0的后继数是1,1的后继数是2等等;公理5保证了数学归纳法的正确性,从而被称为归纳法原理。
若不将0视作自然数,则公理1,4,5中的“0”要换成“1”。
更正式的定义如下:
一个戴德金-皮亚诺结构为一满足下列条件的三元组(X, x, f):
- X是一集合,x为X中一元素,f是X到自身的映射。
- x不在f的值域内。(对应上面的公理4)
- f为一单射。(对应上面的公理3)
- 若A为X的子集并满足:
- x属于A,且
- 若a属于A,则f(a) 亦属于A
则A = X。
Q:这套系统不是完备的,又能怎样呢?
A:第八章应该是在解释上世纪的著名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最后的理想即:用一套从公理出发,推导出来的「符号形式系统」通过理性来重新推导出所有数学公式/定理
如果这个方法成功了 那就能证明"上帝"是靠数学和理性来构造整个宇宙的。人类也就能解释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
比如你是如何看懂我正写的这个答案,以及理解字里的意思的?而这个「意思」具体又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在你的脑中形成,并且和我脑中的的「意思」「同构」的。你会发现多问几层为什么之后,就解释不清楚了。就好像作者用了64步才证明了一个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加法交换律」一样,这背后运作的系统复杂又不可知。
回到问题:这套系统不完备,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例子启发了我们,就像这套系统理性推导产生的定理,无法回答构成自身的「元」问题一样。
我们作为整个宇宙演化的产物,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演化的?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等等这些元问题。
我们只能用理性去理解其中一部分,就像希尔伯特做的那样,而不能理解全部。「希尔伯特」帮我们证明了至少,通过这套形式系统不可能。
(以上只是个人对此问题的理解,欢迎补充和指正Dia_an)
C09 问题汇总
阿基最后在怕什么?
原文「一首无的奉献」的250页
阿基里斯:龟兄,你的串开始叫我感到不安了。
乌龟:(一副很得意的样子,一点也没有注意阿基里斯)玳瑁的串怎么样?它具有佛性吗?我有一堆问题要 问呢!
阿基里斯:我害怕这些问题了,龟兄。这里出现了些极怪的东西,我不敢说我喜欢它。
答:我的理解是阿基突然发现,这些串和公案好像都是彼此矛盾的,即证明它对的东西也是证明它错的东西,并且是无中生有的/仿佛还有好几层。 By Dia_an
关于「即心是佛」与「即心非佛」
答:他说这里面只有一个是对的,意思应该是在说:
当你执着于「即心是佛」时,「即心非佛」是对的/当你执着于「即心非佛」时「即心是佛」是对的。
作者真正想让你领悟的东西,不在文字里,也不在文字表述的内容里。在此之外,在你与公案作者的「同构」里(或者说在你自己的心里),但又不只在哪里。
应该是有好多层。 By Dia_an
关于串的三维结构
原文「一首无的奉献」的240页
>首先你必须把有关的公案翻译成一个串,并把它折叠成三维的结构
>然后确定一下该串是否具有佛性
答:作者应该是把禅宗公案和DNA到蛋白质的转换做了一个类比。把文字抽象出意义/内容(从2维升维到3维)然后判断是否有佛性(这个判断过程应该又是一个升维的过程) By Dia_an
欢迎继续补充并且留下你的名字